香缇卡_香港经济真相:空心泡沫,一个毫无希望和未来的城市

2020-10-13 财政 阅读:

(备注:本表中的总就业人数,扣除三大类的合计数据,剩下的就是公共服务人员,也就是吃财政饭的公务人员。2017年的数据为51万。)

首先,我们来建立一个基础概念:香港曾经拥有非常强大的制造业。1985年,香港201万总就业人数里,有85万的制造业工人,占比高达42%。1980年代也是香港制造业最辉煌的时期,拥有完备的纺织、钟表、塑胶和电子产业链,当时香港能够名列亚洲四小龙之首,不是靠金融地产吹出来的,而是建立在当时香港扎扎实实的实业基础之上。在这一年,一个熟练的香港技术工人的平均月薪为3450元,而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月薪也只不过4140元,相差也并不算大。香港人民站在踏踏实实的实业基础上,充实而忙碌,骄傲且幸福,于是他们创造出了引领整个亚洲的时尚文化。追逐香港明星,成为70年代出生的亚洲人民的普遍记忆。

然而自此之后,香港开始抛弃实业。香港开始将制造业整体迁移到大陆,并关闭香港境内的研发和销售基地。这种事仔细想来还真是奇怪。比如说,大量的台湾企业同样也会来大陆开厂,但是它们只是将最基础的、最耗费人工的装配部分搬到了大陆而已,核心零部件的生产,技术研发以及销售部门,依然留在了台湾。然而香港不是。香港抛弃制造业抛弃得极为干脆,手里一点家底都不留。在香港市民眼中,制造业这种东西太低级了,他们要炒楼,要玩金融,要高大上,要世界金融中心,要超越纽约和伦敦。于是,到2000年,香港制造产业工人数量下降到34万,占当年度321万总就业人数的比值,下降到了11%。制造产业工人的占比,从巅峰时期的42%下降到微不足道的11%,香港只花了15年时间。在工资待遇上,2000年香港制造产业工人的平均月薪为9960元港币,远低于银行业平均14950元的月薪,当然更没法与房地产开发业15200元的平均月薪相提并论。

然而这还没有结束,新世纪之后的香港继续坚定的抛弃制造业。产业升级?精细化生产?智能制造?不好意思,香港人对这些东西一丁点的兴趣都没有。他们只对所谓的金融地产感兴趣,只对豪门恩怨和娱乐八卦感兴趣。于是,到2017年9月底,香港制造产业工人数量下降到可怜的11万,占全部384万就业人员的比值只剩下3%。到这一刻,香港本土的制造业只剩下一丁点的服装、中药和珠宝而已,已经没有产业链可言了。即便直接说香港的本土制造业已经消亡,也算不上夸张了。

然而在香港制造业消亡的同时,香港市民寄予重望的所谓国际金融中心地位,也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。香港股市并没有能够吸纳整个亚洲的优质企业,除了红帽子的大陆国企之外,充其量也就是在中国大陆严格的上市审查制度之下,那些个不堪审查的私企跑过来上市罢了。2000年的时候港交所的内地企业股票交易量只占总交易量的10%,到2017年,这个比值已经超过70%。港交所看起来就像是上交所的香港分所。这里顺带吐一下槽,港交所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也不比我大中国的沪深交易所好多少,在官僚主义、无心进取和懒政问题上,港交所跟大陆如出一辙。港交所死抱着90年代的那点英国的金融法规的底子不放,一点与时俱进的意识都没有。至于进出香港的国际资金,此前是借道香港来大陆淘金,现在则是借道香港出逃,基本上没有资金会在香港停留。在抛弃了实业之后,香港的已经没有了可以留住资金的载体。香港的金融地位,变得完全依赖大陆而存在。

香缇卡_香港经济真相:空心泡沫,一个毫无希望和未来的城市

http://m.98iis.net/jinrongmaoyi/54176/

推荐访问:香樟 香香 香烟 香槟 香槟金 香槟玫瑰 香榭丽舍 香雪制药 香悦公馆

财政推荐文章

推荐内容

上一篇:我与祖国共奋进_我与发展献青春,我为财政添光彩演讲稿 下一篇:银行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的建议|银行推进科学发展精品战略与祖国共奋进演讲稿